苟且一词源自于《论语·述而篇》中的“苟且强干”,其含义为勉强维持生活、境遇困顿或临危受命而无法追求个人理想的状态。在日常生活中,苟且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不满意的、随意应付的、无所追求的状态。
苟且一词的使用经常出现在对个人生活、工作、价值观的反思和批判中。人们常常用“苟且”来表达对平庸、盲从、无奈的不满,并呼唤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勇气和行动。
苟且一词也常用于形容社会现象。例如,苟且的工作环境、苟且的人际关系、苟且的道德观念等等。在现实社会中,有时存在着对个人价值的否定和生活境遇的压迫,人们不得不在苟且中艰难求生,这也引发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