竖子最早是古代对长者的一种尊称,多用于对尊敬的长者或晚辈的礼让之称。早在西周时期,竖子已经成为一种礼节。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中说:“冢宰治郎中,父命先修田籍,作谒长者卿大夫之礼,使天下知礼。祭以竖子。” 可见,竖子已经成为礼仪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古人在称呼对长者的尊敬之外,竖子也是一种阐述方向的用语。《尚书·太甲》中:“毋擅权,毋专财,毋妄作,竖子胥靡,皇天后土肆予孳息。”竖子胥靡即为天地的四方,借用竖子来形容方向,并多有使用。
在现代汉语中,竖子常用于尊称长者的场合,如“家长”“长辈”等。此外,竖子也有给子女封号的意思。在特定的场合,对于一些较为亲密的子女关系,一些长者还会给自己的子女们起一个竖子名称。
竖子是一个古代的尊称,也是一种阐述方向的用语,多用于对尊敬的长者或晚辈的礼让之称。而在现代汉语中,竖子也常作为一些长者尊称的习惯用语,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尊敬长者的优良传统。